“国际影视文化节”盛装开幕 东亿分会场点亮文博会
编辑:佚名 来源:光明网 更新于:2015-11-4 阅读:
前瞻视野 探究影视媒体发展方向
本次影视文化节亮点纷呈。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带来了机遇。7年来,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持续不断地为文化产业的繁荣贡献着力量。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称,东亿园区7年的发展令人感慨,这片土地见证了影视产业的成长。面向未来,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成立后,东亿园区将迎来更光明的发展前景。
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军胜表示,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的发展历程,是低端工业向高精尖转型,打造文化中心的一个成功路径。
广电联合会副会长、原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吴锡俊分别就“媒体融合”和“互联网+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话题发表主旨演讲。
在随后举办的影视媒体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电视研究中心主任俞虹,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电影所所长苗棣,旅游卫视总裁、频道总监韩国辉,引力传媒集团董事长罗涛,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甘辛等嘉宾深入对“传统影视媒体的现状与未来”议题发表精彩观点。最后,北京市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针对北京影视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及路径做了精彩分析。
与会专家认为,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需要“高精尖”产业来服务其核心功能定位。从已经明确的北京功能定位中可以看出,除了全国政治中心这一定位外,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三个定位都与文化产业有着莫大的关系。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北京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东亿国际传媒产业园作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重点园区,凭借地理优势和精准定位,在北京打造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 打造影视产业“生态圈”
中国电影产业正处在繁荣生长的新阶段和上升通道中。在“互联网+”的大课题下,影视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无论生产营销模式还是消费模式,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烙印,逐渐形成了一套生态系统。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