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_500px;
业界动态 社内新闻 媒体报道 法律法规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业界动态

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黄强:新时代 新教材

编辑:佚名 来源:互联网 更新于:2018-5-8 阅读:

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绝不可动摇。教材要坚定文化自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魄,要体现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能丢掉自己的话语权。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教材中已经占到相当比例,下一步要着力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不能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呈现,要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中学、大学教材中的有序衔接。要体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让学生认识、理解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深入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在教材中呈现。要让广大青少年从小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沃土,打好中国底色,将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尊重教育规律,提升教材的科学性。

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教育已经由过去主要重硬件建设、集中力量推普及,转向了提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对“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也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材建设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在继承我国教材编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教材研发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教材质量。要保证教材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要立足国际学术前沿,反映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及时体现国内外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

要始终尊重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科教学规律,建设门类齐全、学段衔接的教材体系。要循序渐进,贴近不同年龄段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增强教材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教材要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和数字化建设。

教材建设不仅仅是纸质教科书的编写出版,还需要进行立体化的资源建设。要探索以教科书为核心,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各种教辅图书和学生课外读物等。目前这方面的图书品种数量不少,但水平良莠不齐,许多教辅图书太过于考虑应试,搞题海战术。关键是要不断创新,提高质量,提高与教材的切合度,提高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适切性。人教社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以中小学教材为核心的品牌拓展战略”,就是要在这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上篇:

下篇: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出版发行    |    艺术家推荐    |    新品推荐    |    资源下载    |    出版目录    |    在线试听    |    读者互动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